雪域高原绿意浓 甘川共筑生态梦

发布时间:2024-12-06 06:04:48 来源: sp20241206

原标题:雪域高原绿意浓 甘川共筑生态梦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作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在我国乃至亚洲的水安全、生态安全、气候安全和环境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省和四川省,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前沿阵地。近年来,两省在沙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生态保护中培育出绿色经济增长点。

日前,记者在甘肃甘南和四川阿坝、甘孜等地采访调研,一路行走,一路发现,两省将生态保护融入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

治沙护绿:保黄河沿线水草丰美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黄河特大桥西侧的治沙点,玛曲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建云随手拨起一束草穗,瞅一瞅、捻一捻、咬一咬,然后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披碱草,我们的治沙利器,今年的草种质量不错。”

眼前的黄河两岸,草木葱茏,牢牢挡住了草原沙化的脚步。

玛曲县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受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玛曲草原曾出现不同程度沙化现象,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且沙化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沿线。同时,由于玛曲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自然条件严酷,沙化治理难度很大。

20多年来,马建云和同事们奔波于玛曲县尼玛镇、欧拉镇等黄河沿线重点区域,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沙化治理模式,即“整地+植灌+草方格+施肥+土质改良+人工种草+围栏”。

2021年,玛曲县相继开展沙化草地治理、黄河沿岸阻沙林建设等6大类45个子项目,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土地持续沙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玛曲草原的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

仅仅两年,黄河玛曲段出境流量达168.6亿立方米,年均水资源补给量达88.75亿立方米,对维护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深深植入当地群众心中,越来越多人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

“在草原上捡拾垃圾,最难处理的就是破碎的玻璃瓶。以前玛曲县城没人回收玻璃瓶,只能到垃圾场进行填埋,对环境很不友好。”2019年,大学毕业不久的交巴东知发起成立了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带领身边的年轻人一起守护家乡的青青草原,“现在我们会尽量回收处理玻璃制品,不能回收的就做成工艺品,或者交给专业的厂家处理。我们还与当地的餐厅、酒店签订协议,回收玻璃制品,从源头减少垃圾。”

从最简单的垃圾分类开始,交巴东知开启了生态保护之旅:修复“黑土滩”、湿地水质监测、水源调查、环保科普宣传……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为黄河沿线的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守护湿地:让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

在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黄河身段柔软,与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一起,点缀着这片广阔的土地。这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地——若尔盖湿地,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受气候变暖以及“开沟排水”“向沼泽要草场”等工程的影响,若尔盖出现湿地退化、湖泊萎缩、草地沙化等问题,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

恢复高原湿地的关键在“水”。近年来,四川省若尔盖县按照“填沟还湿、限牧还湿、治沙还湿、控鼠还湿”的湿地恢复工作方针,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并通过修筑生态堤坝、溢流坝等方式,将水“锁”在湿地中。以若尔盖花湖为例,自修筑溢流坝后,花湖面积由215公顷上升至650公顷,丰水期面积甚至达到1311公顷,年度地表水位全年保持在52厘米左右,每年为黄河补水44亿立方米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天然蓄水池。

生态是否向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金标准”。

“作为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黑颈鹤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现在,黑颈鹤种群数量多起来了,证明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了。”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纳么玖告诉记者,保护区黑颈鹤的数量从1999年资料记载的407只增加到现在的1100余只,全县黑颈鹤数量达2000余只。与此同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原先的9种增加至17种,二级保护动物从原来的25种增加至4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彩鹮等也首次在花湖被监测到。

“经过长期的宣传引导,当地群众的生态观念已经从‘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转变。”作为摄影爱好者,纳么玖计划推出摄影集,用镜头记录湿地鸟类从出生、成长、繁殖到年老的全过程,以此号召和影响更多人投入到湿地生态保护中。

因地制宜:变生态资源为经济优势

9月的甘肃省碌曲县,水丰草美,健壮的牦牛悠然在山坡上吃草,小牦牛们则结伴撒欢。

碌曲全县拥有628万亩天然草原,畜牧业资源极为丰富。此前超载放牧,致使草原逐渐退化,人草畜矛盾日渐加深,不仅增加了草原生态负担,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为此,碌曲县大力推广“十户联产”养殖模式和放牧、圈养、补饲三结合的“顺势养殖”,通过牦牛品种优化、技术帮扶、资金帮扶等手段,推动牦牛由传统放牧饲养向“夏秋放牧、冬春舍饲或补饲”转变,在保持牦牛肉质口感和全年新鲜牦牛肉市场供应的同时,有效减轻牧区天然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平衡。

碌曲县拉仁关乡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贡保勒知对此深有感触。据他介绍,采取舍饲、半舍饲结合的饲养方式后,牧民的户均年收入从以前不到6万元,增长到13万元左右,最多的能达到20万元,“现在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生态保护和草畜平衡”。

无独有偶,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让生态“高颜值”成功转化成经济“高价值”。

过去,这里的村民只能依靠采挖虫草和销售牦牛奶换取微薄收入,守着好生态却换不来好日子。2015年,俄达门巴村引进旅游公司开发木雅圣地景区,村民以闲置土地、草场等自然资源入股景区,景区则将四成工作岗位提供给村里的年轻人,还给村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6万余元,村里的各类车辆从2013年的29辆增长到160辆,上大学的娃娃也越来越多了。”呷巴乡党委书记贡呷仁青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村子还依托318国道发展沿路经济产业,并将露天洗澡池改建成“雪线缇茹温泉”……

如今,“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俄达门巴村将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 张晓华)

(项目统筹:记者 方莉)

(责编:温璐、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