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08:38:25 来源: sp20241101
提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冰城!”其实,与浪漫的冰雪白色相比,这座城市的红色底蕴更鼓荡人心。“红色之路枢纽城”“东北抗联英雄城”“全国解放第一城”“支前参战基地城”“国防军工制造城”“人民防空示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红色“七城”,让哈尔滨有着“英雄城”的美誉。
初冬时节,记者踏访这座城市,被触目所及的红色元素深深触动:英雄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城市记忆中,英雄的精神早已扎根在百姓心田里。
红色路串联英雄城
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英雄的名字,被刻进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在哈尔滨警备区,政委徐新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哈尔滨市红色主题街道示意图》。图上有4条以抗联英雄命名的街道:尚志大街、靖宇街、一曼街和兆麟街;4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公园:尚志公园、靖宇公园、一曼公园和兆麟公园。
一条街道就是一部红色历史,一个名字就是一个精神标杆。徐新告诉记者,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等革命先辈,都在哈尔滨留下战斗足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更是东北地区党的领导中心和抗日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为了再现红色历史,全市上下着力打造“英雄城国防教育景观线”。这条景观线从一曼街到靖宇街到尚志大街再到兆麟街,呈“回”字形,线路周边坐落着数十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馆。
记者首先来到尚志大街。这条街与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平行,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您知道尚志大街的来历吗?”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商铺经营者。
“知道,‘尚志’是指著名抗日英雄赵尚志将军。1942年,赵尚志将军被特务杀害。为纪念他,1946年,哈尔滨把新城大街改名为尚志大街……”一名普通市民对英雄的熟知让记者有些意外。
随后,记者来到一曼街。这条街道两侧坐落着东北烈士纪念馆、一曼公园、赵一曼被捕养伤室遗址等多处红色场所。一曼公园内,市委党校学员正在赵一曼烈士雕像前开展教育。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有群众自发前来祭扫,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节日和纪念日,各界群众和部队官兵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几天时间里,记者在哈尔滨多个县(市、区)走访,甲洲路、延川大街、雅臣大街、以哲公园……英雄的名字在潜移默化中印刻在脑海里。这些街、路和公园,自冠名之日起,就承载着这座城市对英雄的追思与怀念。
一条红色路,一座英雄城,一部奋斗史。名字只是一个符号,然而当这些符号升华为一种精神时,就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融入城市的记忆。
英雄传人遍布城乡
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不胜枚举,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群体,在哈尔滨也比比皆是。
杨靖宇红军小学、兆麟小学、尚志中学、一曼中学、张甲洲红军小学、雅臣幼儿园……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以英雄命名的学校,全市有30所;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民兵连,全市有20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组,各行各业有百余个。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凡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集体,几乎所有成员都对英雄的事迹了然于胸。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在双城区兆麟中学采访时,正赶上学校集会。让记者震撼的是,集会前,全校数千名师生齐唱的这首歌,正是李兆麟将军的遗作《露营之歌》。校长吴险峰告诉记者,从1946年开始,该校就将这首歌作为校歌,传唱至今。学校常态化开展“学英雄、赞英雄、做英雄”活动,每年都有学生报考军校,学校也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以英雄名字命名,不单单是一个称谓的变化,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今年8月,尚志市遭遇洪水袭击。“赵尚志民兵应急连”第一时间集结,冒雨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3天3夜,转移安置群众4000余人,构筑子堤600余米,解救被困群众42人。民兵应急连连长王培成在解救被困群众时,差点被洪水冲走。事后有人问他怕不怕,他说:“只有危难关头义无反顾、迎难而上,才能无愧于英雄连队的名字!”
抗洪总结表彰大会上,尚志市市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刘海涛感慨:“这次抗洪抢险,咱们这支民兵连队展现了英雄气,发挥了关键作用!”1946年8月,哈尔滨组建城市民兵队伍,岁月更迭,流逝的是时间,传承的是血脉。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精神,既是哈尔滨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是这座城市光荣的红色基因。
争当守护者传播者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哈尔滨,所有中小学校都悬挂全军十大英模挂像。哈尔滨警备区司令员卢俊告诉记者,警备区从2019年起开展“英模挂像进校园”活动,并精心制作全军十大英模宣传册页,摆放在学校“图书角”,供学生随时翻阅。
“如今,尊崇英烈、崇尚英雄的种子已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卢俊介绍,每到节假日,有不少中小学生到红色展馆担任义务解说员,争当红色故事传播者。
记者走进一曼小学,全校学生正在观看红色网络儿童电影《红枪白马——赵一曼》。这部由小学生担任演员的电影讲述了赵一曼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抗战故事。上映两年多来,已在全市中小学校播放500余场。电影出品人是年近花甲的退休职工穆红卫。退休后,她创办了“东方壮歌·东北抗联体验式国防教育基地”,将红色文化、英雄精神融入拓展课程;收集32封英烈抗战家书,创办抗战家书馆;拍摄《少年赵尚志》《营救》等百余集抗联儿童系列剧,在全市中小学巡回播放。
穆红卫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将英雄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为的就是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在哈尔滨,像穆红卫一样致力于英雄文化传播的人还有很多。
抗联老战士李敏退休后,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小分队,唱抗联歌曲、讲抗联故事、演抗联舞剧,小分队足迹遍及东北的山山水水。
几名自主择业军官相约创业,共同开发“踏雪寻根——重走抗联路”“走进东宁要塞”等红色研学线路,目的就是在青少年心中烙下“红色印记”。
曾经上过战场的王军,退役后搏击商场。富起来的他先后投资创办开国将帅园、东北抗联纪念园、东北民主联军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社会各界开放,每年参观者达数万人。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英雄,他们身上始终闪耀民族精神的光芒,是引领后来者前行的火炬。铭记英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更是为了传承他们的精神血脉,激励一代代人在心中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吕百新 常智科 乔振友)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