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5:51:49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邯郸1月26日电 (赵丹媚 王天译 刘昆) 曲周博物馆馆长、河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李治山26日透露,该馆文物管理人员近日在搜集散落民间的文物时,发现一枚“曲周侯印”封泥。该封泥的发现,不仅揭秘两千年前文件保密技术,也为寻找曲周侯国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
“曲周侯印”封泥正面。李治山 摄“封泥,又称泥封,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即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李治山说,新发现的这枚封泥保存较为完好,呈不规则圆形,最大直径42毫米,厚6.4毫米,重8.9克,材质为陶土,正面印有“曲周侯印”四个清晰汉字。
李治山说,“曲周侯印”意思是曲周侯的印章。据史料记载,曲周侯是西汉开国功臣郦商的封号,他统治的区域称为曲周侯国,故地大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东北部一带。曲周侯国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至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废止,后改为曲周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这枚封泥背面留有麻绳打结痕迹,这是封缄竹木简时留下的痕迹。”李治山说,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文书、信件多写在竹木简上。寄送时,古人用麻绳捆绑竹木简,然后于绳子打结处封上特质泥团,并加盖印章,以防止文书、信件或情报等在传递途中被人偷看。因此,封泥也是中国较早的保密技术手段,在秦汉时期最为流行。
“曲周侯印”封泥背面。李治山 摄曲周县文化馆馆长霍增月说,这枚封泥是曲周县第一件标注有“曲周侯”字样的文物,为下一步寻找西汉所置曲周侯国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