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1:31:28 来源: sp20241216
雅安市汉源县苹果丰收场景。 宋豪新 郝立艺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乡野、扎根农村。
在四川省雅安市,有这么一批“新农人”:他们是真帮实促的驻村干部,是勇挑合作社经营重担的农业经理人,是靠直播带货助农增收致富的电商主播……他们既实现了人生价值,又推动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驻村干部——
帮扶不断档 助村接力跑
“舍不得离开乡亲们,有几件事情我一直放心不下。” 8月31日,离开万年村时,雅安市委宣传部驻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原第一书记毕涵显得有些“唠叨”。他不停叮嘱来接任的华威羽:“万年村得持续打‘生态牌’,做好方竹笋品牌……”华威羽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
在交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毕涵带着华威羽起早摸黑盯产业、走村入户访群众,万年村的51户脱贫户他们都走了一遍。
为了让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尽快融入新岗位、适应新角色,雅安建立“老带新”帮带机制,确保驻村工作“交得好、接得住”。
万年村80%以上的土地位于中高山地区。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森林覆盖率超90%的万年村,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第一村。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的血液、年轻的思想。”2021年6月,95后毕涵自告奋勇申请驻村。今年8月离任,毕涵到万年村当“新农人”已经700多个日夜,驻村日记写了满满三本。
翻开2022年的驻村日记,里面这样写着:虎年正月十一,万年村举办了首次围炉夜话,篝火熊熊燃烧,大家围坐一圈,热烈讨论,想办法寻找乡村振兴新路径。9月26日是个好日子,今天“熊猫民宿”开业了,这是村里迄今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也是市、县各方力量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的重要探索……
作为参与者,毕涵见证了这座曾经被大山阻碍的小村落,如何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机遇,端稳了绿色生态的“金饭碗”——万年村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23.86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53.7万元。
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耐力赛。接过毕涵“新农人”的身份,华威羽信心满满:“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动态调整帮扶举措,再接再厉,继续解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密码’”。毕涵和华威羽,这两位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奋斗,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雅安各地乡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自然禀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强化绿色生态产业支撑,加强文化元素挖掘和旅游场景打造,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高品质乡村旅游节点和网红打卡地层出不穷。目前,雅安市累计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7个、示范村49个。
农业经理人——
专业“掌门人” 念好共富经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坚信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愿意将足迹踏印在田间地头。”11月23日,任素茂在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分团讨论上分享着他的心路历程。今年30岁的任素茂,有着10余年种植经验,是雅安市汉源县的农业经理人。
2015年是汉源甜樱桃产业的“阵痛期”:开花不结果,易掉果,品质不稳定,价格低。不久后,四川农业大学果树专家龚荣高教授下沉一线对口帮扶。在他的指导下,汉源县成立了一支技术服务队,进行技术攻关,任素茂是其中一员。同一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山里红种植养殖合作社在汉源甜樱桃的主产区富庄镇陈河村成立,任素茂被乡亲们推举为理事长。
“他天天扎在果园里,虽然年轻,但干起农活比我们还认真,一门心思研究提升果子品质的技术。”任素茂的吃苦耐劳乡亲们都看在眼里。
“2016年到2018年,我集中精力做了一件事——让甜樱桃提质增效。”任素茂回忆说,“每年开春授粉套袋阶段最重要,我做试验、扣细节,再向龚荣高教授请教,改进种植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钻研让任素茂终于探索出一套成树移栽、当年挂果的方法。他对甜樱桃种植中的修枝整形、人工授粉、人工套袋、施有机肥等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并对社员的达标果树进行编号挂牌管理。最终,甜樱桃销售价格上涨了50%,做到减产不减收、樱桃不愁卖。
在当地政府的推荐下,任素茂前往四川农业大学培训学习,并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农业经理人。
农业经理人大多是种养能手、农机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负责人等,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农业技术都比较了解,在统筹资源、激活市场、带动致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任素茂明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经理人,就得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当好田间“掌门人”、当好“乡村CEO”。2018年以后,任素茂把工作重心倾斜到了水果流通环节,在依托互联网为农业赋能、做实供应链市场等方面下功夫。
任素茂先后参加了农业经理人培训班、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等,学习了经管、营销、财务、政策法规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到更大平台交流学习,能获得更多技术和资源,可以为汉源带回更多先进的管理经验。”
系统学习奠定了任素茂厘清产业发展思路的基础。2022年,他提议当地各大合作社抱团发展,组建汉源农业商会、汉源县工程机械商会,打通销售、技术、机械等方面的壁垒,让汉源甜樱桃产业做大做强,帮助果农增收致富。
雅安市天全县雅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永国与任素茂不谋而合:“农业经理人既要懂农业产业特点和生产技术,还得懂管理和经营。”
创业路上,高永国始终抱着共同富裕的想法,主动把雅苕产业发展、种植技术及管理经验教授给村民。同时,他利用自身领办的合作社,统管统收村民种植的雅苕、收割的“龙须菜”和套种的经济作物。
电商达人——
拿起“新农具” 忙起“新农活”
冉可七(网名)站在高高的苹果树上,双手并用,熟练地摘下苹果,轻轻地放进篮子里;双手黑黝,在镜头下清晰可见……这是冉可七和丈夫萝卜哥(网名)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聚焦“展示家乡,宣传农村美好生活”主题,拍摄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吸引了大量粉丝。
“单个作品最高播放量破亿,点赞量最多高达156万。如今,平台粉丝量最高有219万。”说到成绩,这个来自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的85后姑娘笑得很开心。
自小便“胆子野”、不喜循规蹈矩的冉可七,大学毕业后便回到从小长大的镇子,寻找“自由单纯的新生活”,也奔赴青梅竹马的爱情。回乡后,她与丈夫开始创业。开过货车、种过果树、养过乌鸡,但均以失败告终。现实逼迫二人转变思路。观察到村里大爷大妈都在用智能手机看短视频后,他们有了做自媒体的想法。2019年,夫妻俩正式开始运营账号“冉可七”。
上树摘果、下河捞鱼、湖边野炊,记忆里的成长故事变为创作灵感。他们用考究的拍摄手法、接地气的画面,记录丰富朴实的乡村生活,介绍种类繁多的家乡水果。多年坚持后,冉可七拍出了自己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理解,引发网友共鸣。
积累一定粉丝量后,他们开始尝试抖音电商直播带货。“第一次直播,500单车厘子,3分钟就抢完了!”回忆起初次接触直播带货,冉可七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冉可七自媒体之路的成功,映射着乡村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走进数字时代,农业、农民和农村建设,跨越了物理阻隔,与外部世界实现了更紧密、更便捷的连接,带货主播就是这个连接网络的关键点。
拿起“新农具”、忙起“新农活”,冉可七直播带货专注于卖水果。此前因交通闭塞、信息流通慢而销路不畅的水果,如今有了出路。在冉可七的仓库里,每天有200多人工作,可承接十几万的日订单量。其中负责分拣、打包、装箱的工人,绝大部分是镇上的“留守宝妈”。同时,她与地方职业高中合作,免费为学生培训电商课程,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成为“新农人”,返乡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商达人助力乡村振兴。雅安市宝兴县,“野丫头”张紫芳宣传带货老腊肉;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高岗村,党委书记吴洪琴化身网络主播带货蒙顶山茶……
乡村守护人要持续为乡村振兴带来“源头活水”,离不开政府和电商平台的支持。近年来,雅安市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行动,从技能、资金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另一方面,不少电商平台推出助农项目,将目光聚焦到乡村“人、货、场”,帮助地方“新农人”和农货商家成长。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