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6:30:36 来源: sp20241123
新华社达喀尔12月8日电 (国际观察)西非萨赫勒政变频发反映治理困境和自主呼声
新华社记者王子正
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日前发生一起“未遂政变”,总统恩巴洛随后以国家机构已无法正常运作、存在严重政治危机为由,宣布解散议会。
近年来,多个非洲国家发生政变,它们大多位于西非和萨赫勒地区。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国家近年来安全形势恶化,加上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导致政变频发。此外,它们都曾遭受西方殖民,政变的发生也与其国内反对西方新殖民主义、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有关。
政变频繁发生
几内亚比绍位于非洲西部,1974年独立以来政变频发,政局长期动荡。此次“未遂政变”中,国民警卫队指挥官维克托·琼戈率人劫走并释放了正在接受审讯的两名政府官员,并与总统卫队发生交火。总统恩巴洛当时正在阿联酋迪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琼戈在交火停止后被捕。
2020年以来,马里、几内亚、苏丹、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加蓬等非洲国家均发生了政变或未遂政变。这些国家大多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之间的萨赫勒地区以及西非地区。这一情况曾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形容为“政变流行病”。
这些国家发生政变后,联合国、非盟等国际组织多次呼吁相关各方保持克制,增进对话。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地区组织还曾对部分国家采取制裁措施,并表示不排除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
面临治理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上述国家发生政变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它们普遍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经济发展滞后等共同的治理问题。
2015年以来,曾一度集中在马里北部的“伊斯兰国”“基地”等极端组织向周边国家扩展,导致恐怖袭击激增,造成这些地区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安全局势急剧恶化。据统计,2022年,萨赫勒地区的恐袭遇难人数占全球的43%。马里政治专栏作家卡迪尔·托埃认为,一些国家发生政变源于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安全危机,这些国家的政府未能满足民众在反恐方面的期望,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指责。
同时,这些发生政变的国家大多本就长期处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近年来全球粮食、能源危机等又令当地经济和民生雪上加霜。联合国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仅在布基纳法索、尼日尔、马里三国,就有63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困境。严峻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加上一些国家的政府治理不善,引发军队和民众不满,催生了政变。
自主呼声加强
西非和萨赫勒国家以前基本都是西方国家殖民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获得独立,但独立后往往与前宗主国继续保持较强联系,特别是在经济上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殖民地经济特征。分析人士认为,日益高涨的反殖民情绪也是导致近期西非和萨赫勒地区政变频发的重要原因。
在马里、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等多国,民众在政变发生后举行游行示威支持政变。一些国家的政治精英也纷纷对前宗主国表达不满,指责其推行新殖民主义。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非洲问题专家阿兰·安蒂尔指出,不少发动政变者提出追求“第二次独立”的政治主张,承诺将与前宗主国决裂。
西方国家往往通过对非洲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强推西式“民主”,但非洲国家对此越来越不接受。几内亚过渡总统马马迪·敦布亚今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说:“非洲遭受着强加于我们的治理模式的折磨。这种模式对西方国家来说是好的和有效的,西方国家依据其自身历史设计了这种模式,但它很难适应我们非洲的现实。”
近年来,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在政变后相继退出了在西方支持下建立的“萨赫勒五国集团”。今年9月,三国共同创建“萨赫勒国家联盟”,目的是“建立一个集体防御和互助的架构”。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说,这一联盟的建立具有“新的战略意义”,不仅意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还树立了共同追求独立、维护尊严、促进经济解放的目标。(参与记者:韩冰、司源、吴晓颖)
(责编:崔越、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