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8:33:52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香港1月31日电 题:仁者不忧——专访香港警察“谈判专家”蔡颕钰
中新社 记者 韩星童
近千呎高的青马大桥上,能远眺香港万家灯火,但一名男子却无意流连于繁华景象,危坐桥边,伺机一跃而下。
这是数年前,香港警务处谈判组训练主任蔡颕钰匆忙赶到事发现场所见到的情景。在分析现场情况后,她判断此案件难度相当高,不仅是企图自杀人士决心很大,也因大桥环境令事故一旦发生难有备案,唯一的方法是劝说。
二话没说,蔡颕钰直接跨过大桥栏杆,走到男子面前坐下,听他聊人生的万般失意与苦楚。彼时,镇定的蔡颕钰一面安抚一面细心地从眼前的对话中抽丝剥茧,寻找打开其心结的突破口。
事隔多年,再提起这一案件,在寒风里牵回一个绝望的人、将他带到安全位置,所带来的触动和成就感,仍停留在蔡颕钰心底。自2009年加入警察谈判组以来,她处理过的类似案件不计其数。
香港警务处谈判组训练主任蔡颕钰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华 摄提到“谈判专家”,人们或许联想到的是港产片里千钧一发之际,凭一副铁齿铜牙力挽狂澜的形象。但眼前的蔡颕钰声音轻柔,双眼笑起来弯弯的,很有亲和力,而这正是一位好的谈判员需要具备的特质——比起口若悬河,更需善于聆听,以同理心理解他人;比起气势凌人,更需具备弹性处理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一在外界看来颇具神秘感的职位在警队内部遴选产生,除了须先通过为期2天的选拔外,还要参与为期两周留宿模式的危机谈判课程,以测试学员在高压及恶劣情况下执行职务的心理质素。训练内容包括危机谈判原则、积极聆听技巧、企图自杀处理、劫持人质处理、反恐怖活动及战术性谈判等。
香港警务处谈判组训练主任蔡颕钰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华 摄回溯1974年,警察谈判组因一宗历时20多个小时的银行劫案促使成立,立谈之间,近半世纪过去,谈判组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被赋予着新的职能和挑战。“我们的工作内容更融入社会生活,除了反恐、劫持人质事件,我们也会处理自杀自困案件,并在大型公众事件中进行调解,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也协助不同部门做游说工作。”这些年,谈判组队伍也在持续壮大,从最初10多人发展至如今逾百人。
这份工作的义务参与性质,意味着谈判组队员们在执行正常警察职务外,24小时随时候命,奉召处理突发事件。在这样的工作压力及强度下,蔡颕钰被问过很多次,为何要成为一名谈判员?她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职业的使命感。
“每个成为警察的人,都抱有使命感,都希望能够直接地帮助到社会上有需要的人,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秩序。我觉得加入警察谈判组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帮到别人,我很有满足感。”蔡颕钰说。
香港警务处谈判组训练主任蔡颕钰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华 摄她翻阅着一本警察谈判组纪念刊,向记者讲述每张照片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纪念刊封面印着谈判组“至诚、仁德、委身”的价值观,蔡颕钰最喜欢仁德一词所赋予的含义,因为仁者不忧,这最接近她成为一名警察的初衷——坦坦荡荡做人,时刻怀有一颗仁德之心拯救生命,化解危机。(完)
【编辑:叶攀】